我院2014届校友周建武返校分享:一名浙科校友的十年追光之旅

信息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5-05-19

2025514日,理学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归巢者——2014届应用物理学校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周建武重返母校,以归巢·对话:一名友的十年追光之旅为主题,与在校学子分享其从本科求学到成为青年学者的成长历程。活动通过求学-科研-育人三维叙事,展现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现场互动热烈。

周建武以母校崇德、尚用、求真、创新的校训为引,回顾2010年进入浙科大物理学专业的求学经历。本科毕业后,他先后在西北工业大学完成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实现从基础物理到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的跨学科突破。2025年加入南航能动学院担任硕士生导师后,其团队在航空发动机热管理领域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面对现场学子,周建武提炼出贯穿学术生涯的五维成长指南:1、主动求知:鼓励学生“坐第一排,当学生代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2、夯实基础:加强数学与外语学习,为科研与国际交流筑牢根基;3、拓展视野:建议大三前广泛参加活动,丰富阅历;4、专注规划:大三后明确发展方向,潜心积累;5、健康为本:注重均衡营养与体育锻炼,保持身心活力。

在自由交流环节,他根据在场学生的个人情况,个性化指导接下来的生涯规划,鼓励在校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和科技竞赛,激发探索精神与创新潜能,期待十年后的某一天也能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指引人生的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221班刘姿怡在听完分享后表示:师兄与孤独较劲的科研日常,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复习计划,现在每天6:30准时到图书馆抢座已成为习惯。



记者手记

从钱塘江畔到秦淮河边,这位90后学者用十年完成学生-研究者-育人者的身份跃迁。其故事不仅诠释了校训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更构建起校友与母校间的价值闭环。正如参加交流的一位辅导员所言:这场归巢既是经验的传递,更是科技报国精神的接力。



(学工办:蔡瑞康 项灵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