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光子与光场调控及应用研究团队在超表面吸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信息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23-01-02

近日,我院光子与光场调控及应用研究团队在超表面吸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发表了两篇系列文章,授权发明专利两项。

1、研究团队中2020级研究生薛晓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High-performance terahertz absorber based on synthetic-patterned vanadium dioxide metamaterials”的创新研究文章。浙江科技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应用物理系徐弼军和汪小刚分别为论文通讯作者和共同指导教师。《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PCCP)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旗下著名期刊2021-2022年的影响因子3.945,中科院分区SCI二区TOP期刊。

                      图 (a)超宽带太赫兹吸收器在VO2处于金属态时的透射、反射和吸收光谱。(b)在不同偏振角下的吸收光谱图。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氧化钒(VO2)的可调谐超宽带太赫兹吸收器。该吸收器通过调节VO2的电导率,该吸收器可以将吸收率从4.31%动态调谐到100%,实现了近乎完美的幅度调制。论文还分别用波干涉理论、阻抗匹配理论和电场分析解释了超宽带吸收的物理机制,进一步验证了吸收器具备的基本性能。与以前报道的太赫兹吸收器相比,该吸收器在吸收带宽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偏振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等诸多优点。这种可调谐超宽带太赫兹吸收器在光化学能量吸收、热发射器和隐身等前沿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23/CP/D2CP03620G

2、研究团队2021级研究生陈丹丹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期刊《Optics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Ultra-broadband dual-square ring metamaterial absorbers from visible to far-infrared region”的研究论文。浙江科技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应用物理系徐弼军和汪小刚分别为论文通讯作者和共同指导教师。《Optics Communications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光通信领域前沿期刊2021-2022年的影响因子2.335, SCI中科院三区。

该论文利用表面等离子激元及阻抗匹配理论,基于超表面提出了可实现覆盖可见光至远红外波段,满足广角入射、偏振不敏感等基本属性的的超宽带电磁波吸收器。该设计结构简单,应用成本低,对基于超表面的超宽带电磁波吸收器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optcom.2022.129124

    以上两个研究也获得了发明专利授权2项


光子与光场调控及应用研究团队介绍

我校光子与光场调控及应用研究团队主要由应用物理系的教师、硕士及本科生共同组成,徐弼军教授和汪小刚教授为团队领航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光子与光场调控、光学信息处理、光学超表面、计算成像、超表面吸收器等。团队相关研究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等在内多个项目的资助。近期,团队在超表面光场调控、光学图像安全处理、超表面吸收、深度学习智能超表面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研究成果,相关研究内容发表在包括《Optics Letters》、《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Optics Express》、《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Quantum Electronics》等在内的国际权威期刊上。(应用物理系:孙婷婷)